济南的市民杨文光这几年一直被环评审批这件事困扰。
2015年初,杨文光购买了济阳县太平街道济太路附近的一处厂房,花了300多万。2016年准备开工生产的时候,济阳县环保局找到他要求必须办理环评报告才能开工。但杨文光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环评报告一等就是5年。
7月1日上午,杨文光在《作风监督面对面》问政过程中反映了自己的创业项目环评报告迟迟得不到审批的烦心事。他告诉记者,当时县环保局要土地证明,他开的是济阳县太平镇土地所的证明,县环保局说他的土地证明不符合规定,必须要有土地局开具红头文件的证明。
杨文光到土地局却被告知证明就是指是土地证,没有土地证别的什么证明也不给开,但是杨先生租赁的土地是没有土地证的。
这一等两年时间就过去了。2018年,济阳县环保局告诉杨文光,太平街道国土资源所开具的土地证明也得到认可了,让他抓紧写环评报告。可就在环评报告写完之后,正赶上太平街道划归先行区,杨先生提交的企业的各种手续齐全,可是环评报告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通过审批,在这5年内工厂一直无法正式生产。
针对杨先生反应的问题,济阳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在现场给出解释。企业做环评,首先要先聘请第三方环评公司做环评文件,拿着环评文件到环评大厅受理窗口,受理之后由环保部门还要对环评文件进行审核和现场察看,然后才能给予批准或不批准建设。
如此,那么杨先生所说部分土管所出具的证明不能作为环评依据,耽搁了环评时间的这个说法有依据的吗?
济阳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没通过审批应该是杨先生没有把文件交给环评窗口。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崔延涛表示,对于杨先生的问题会积极对接支持他的企业在先行区继续发展壮大。
同时崔延涛还指出,杨先生的企业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它的项目是否符合环评要求;二是土地问题。租赁村里的地,属于集体土地,如果办企业可能还需要一个工业用地的出让手续。先行区会协助杨先生,一起看看他的厂房原来的位置是不是符合规划,如果符合将立即支持他办理;如果与现有的规划有出入,也会协助他在先行区新规划的工业园区里面选址建设,加快项目落地。
崔延涛表示,先行区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但是归根结底是服务企业发展。会后也会组织环保和产业、规划、建设等部门,一起与杨先生进行对接,找出问题所在的症结。
经历了5年的漫长的等待,希望杨先生的问题早日解决,终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