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法中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评在书中的解释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来讲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在环评资质取消以后,国家对环评的管理并未放松,那么相关企业尤其是建设单位在如今的环评审批和验收环节需要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朴华科技这就来告诉大家关于环评你必须知道的事儿!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该选哪一种?
可能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企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企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二、哪类企业不能获得环评审批
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应进入园区的项目未进入园区;
3、卫生防护距离不符合规定标准;
4、未安装环保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安装,不能维持达标排放。
三、未批先建处罚如何办理
立案:依据违法事实情节(《现场执法检查记录》、《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填制《环境违法行为立案登记表》;调查取证;
审核:提出处罚意见并向当事人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审批和决定:主要负责人作出处罚决定;
送达: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执行:缴纳罚款,取得行政收据。
四、环评手续无效的原因
1、项目建设地点发生变化的企业;
2、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或增加了生产工艺的企业;
3、生产设施发生变化或增加了生产设施的企业;
4、年产量增大的企业;
5、环评等级被降低的企业;
6、越权审批。
五、申请验收时间
取得环评批复后要在3个月内申请验收,超过三个月将被停止生产,超过验收期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还会进行相应的处罚。